当前位置:主页 >纪检监察 >清风廉语 > 正文

清风廉语2025年第2期

时间:2025-02-24

2025 年第 2 期 总第 14 期
2025 年 2 月 20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
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党的纪律教育永远在路上,
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初心、久久为功,在深学、自省、笃行中铭“纪”
于心、“纪”于身、“纪”于行,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
化。
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反腐斗争形势,增强全
面从严治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要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
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
识。要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动力,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要锻造纪检监察
干部队伍,健全严管体系,打造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的纪
检监察铁军。
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党纪是党的生命线,
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是加强
党的纪律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党
的团结统一、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
重要保证。
2025 年新年开学之际,我校纪委将以新学期新起点的新姿态,
抓严抓牢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的推进,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本期《清风廉语》将结合真实案例和忏悔录,深入分析严守党纪的
重要性。
刘劲松,男,汉族,曾任重庆龙裕城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长。
2023 年 1 月,刘劲松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
调查。经查,刘劲松理想信念丧失,背弃初心使命,唯利是图,利令
智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
礼金;违反生活纪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承揽等方面为他人
谋利,并非法收受他人钱款,涉嫌受贿罪。
2023 年 11 月,刘劲松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2023 年 12 月,刘劲松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
罚金 80 万元。
回忆自己第一次收受红包,是在春节的时候,我认为过年过节收
个红包毕竟违反不了什么纪律,所以从第一次的 500 元,到两年后每
年 1000 元的信封,慢慢地温水煮青蛙,每年春节都收取。
2016 年 6 月,组织上安排我去区属重点国有企业重庆玄天湖旅
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我的违纪违法行为
和事实,主要发生在玄天湖公司工作期间,我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剖析,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到了国企工作,首先从思想上自己就放松了,以为离开了党
政机关、不再是公务员了,对自身要求、标准就降低了;对党建工作、
纪法学习不认真了,只图应付了事。
二是身边的朋友圈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国企后天天招商、做项目、
做工程,每天接触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老板们,看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感觉太穷酸,羡慕别人的有钱生活,心中产生了很多虚荣心。
板们经常请我出入高档酒店、饭店吃饭、喝茶,又有人奉承、巴结。
自己头脑中纪法意识就淡薄了,慢慢地被老板们围猎了,违反了廉洁
纪律。
三是自己生活开支大了很多,钱不够花了,自己又没什么合法的
投资收入来源,所以,心中起了贪念,答应了一些老板们的请托,
之前自己曾经帮助过的老板们的贿款,并存在侥幸心理。
四是到国企后自我警醒就弱化了,不像在镇、街道工作时,总感
觉随时有几万双眼睛在盯住你、监督你,主要还是侥幸心理占了上风。
我为自己算了“三笔账”:一是政治账,终止了自己一生所有的
荣誉和事业,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二是经济账,如果没有犯罪,
退休后每月有不少收入,现在一无所有;三是人生账,我本应由于自
己奋斗的事业,受到社会的尊重、尊敬,却因为纪法观念淡薄,成了
一个罪人,一不能为父母尽忠尽孝,二不能抚养教育自己的儿子,
生的悲伤也莫过于此了。这一切都是我自己不遵守纪法造成,对自己
人生付出的代价太沉重、太大了。
我奉劝那些和自己一样平时在努力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一定要
珍惜、爱护自己,守住纪法这条底线,绝不要去逾越。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当官就莫想发财,发财就莫当官。“手莫伸,伸手必被
捉”,千万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知尺才能度量,明纪方能律己。
劲松缺乏规矩意识,无视纪律规定,任性用权无视监督,与商人老板
的交往没有界限、没有原则,在生活中不能修身正己,未能守住“交
往关”、净化“生活圈”,是其误入歧途的关键所在。
刘劲松原本勤奋努力,凭借一股“闯劲”,从基层交管站、所、
队的普通科员一路拼搏到镇街党政主官。2016 年,他从街道主要领
导调任区属重点国有企业玄天湖旅投公司董事长,错误地认为“离开
了党政机关,就不再是公务员了”,以此为借口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和
标准,逐渐放松对自我的约束,对党纪国法不上心、不了解,理想信
念动摇,思想全面滑坡,丧失了被围猎的警惕和底线。
随着职务变动,刘劲松周围的商人老板越来越多,他开始频繁接
受老板邀请出入高档酒店、饭店,沉迷吃喝玩乐无法自拔。在商人老
板的吹捧恭维下,他开始飘飘然起来,思想极度膨胀,看着身边老板
朋友们的奢侈生活,内心萌生出自己也要挣钱发财的念头。最初,
为老板在获取经营资质、租金拨付等方面提供帮助,对他们送出的现
金、银行卡来者不拒。随着时间的推移、交往的密切,刘劲松的贪欲
愈发膨胀,他利用长期担任国企“一把手”的职权,多次违规安排下
属将公司发包的项目直接交给老板实施,甚至在招投标时透露专家信
息给老板,并在招标评分标准中设置有利于其公司的中标条件,再以
“借钱”的名义收受老板贿赂。刘劲松把企业变成个人的利益交换所,
单笔受贿由最初的几万元上升到百余万元。刘劲松触碰纪法红线,
权纵欲,甘被围猎,最终为自己的疯狂行为“买单”。
公生明,廉生威。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凝聚人心。领导干部
要从涵养自律修为入手,时刻加强自我检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夯实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从小事小节严起,把遵规守纪当做一种责
任和习惯,特别是在诱惑、围猎面前,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的警觉意识,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养成在
党纪国法约束下管权用权的习惯,真正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
民用权、廉洁用权。
约谈、谈话提醒、提醒谈话、诫勉谈话是纪检监察机关在实践中
广泛应用的四种谈话措施。四种谈话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
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实践中应当注意把握相互之间的差异,保证监
督执纪措施的精准有效。
约谈既可以适用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也可以适用于轻微问题。
谈话提醒仅针对的存在轻微问题的情况,即意味着已经发现轻微
违纪的问题。
提醒谈话针对的是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对还未发生的问题的
提醒与警示。
诫勉谈话是针对存在轻微违纪但尚不构成党纪政务处分的问题。
谈话提醒主要由纪检机关工作人员进行。
提醒谈话则主要由上一级党组织对下一级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
约谈和诫勉谈话则是纪委(纪检组)党的工作部门、上级党组
织负责人均可以进行。
提醒谈话属于党委(党组)履行的党内谈话制度,谈话提醒属于
纪委监督范畴。约谈和诫勉谈话是纪委、组织人事部门、上级党组织
均可。
谈话提醒是经过纪检机关初步核实过后发现问题轻微而做出的
结果性处理。提醒谈话属于日常党委主体责任监督,在党员干部未发
现问题时及时谈话提醒。诫勉谈话是对轻微违纪问题的处理,针对的
是违悖党员行为规范,但尚不构成纪律处分的,并有一定影响期。
谈话提醒的警示力度小于诫勉谈话。提醒谈话是践行党内谈话制
度的预防性谈话措施。诫勉谈话是四种谈话中最严厉的一种谈话,
纪律处分之前的最后一道界线。


Copyright © 2020 hnjsxy.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00706号-1

郑州市三全路26号 河南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