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学院整体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文化和国际教育学院于3月27日组织开展了班主任专项培训活动。本次培训聚焦班级自主管理、数字赋能班级管理及家校协同机制建设,为班主任提供了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与实践方法。学院书记高新涛、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此次培训,23秋职教一班班主任张喻菡担任培训主讲人。
培训会上,张喻菡老师首先分享了上周培训内容。又从“移花接木 学习借鉴 为我所用”,分享了打造有温度班级文化的独到经验。指出开好走心的主题班会是凝聚班级力量、塑造班级灵魂的重要方式。摒弃传统说教模式,鼓励通过情感共鸣、真实体验与深度参与,让主题班会成为学生愿意敞开心扉的“心灵栖息地”。最后就后进生转化问题,提出摒弃“标签化”思维,重构“后进生”定义为“暂时后进生”,去掉永久化标签。强调爱心是教育的阳光,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看见学生表象之下隐藏的潜力与需求,用耐心和科学方法,助力每一位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找到自我突破的路径。
此外,张喻菡老师还与全体班主任共同探讨了目前班级管理中的困惑与挑战。大家各抒己见,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班级活动组织协调、家校矛盾化解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经验分享与思维碰撞,为后续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学院书记高新涛在培训总结中指出,班主任工作是学院教育管理的基石,此次培训为班主任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共同推动学院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