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进一步强化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确保学校教育方针的有效贯彻。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校课堂的管理。
3.内容和要求
3.1课前准备
3.1.1上课前学生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预备铃响,应迅速进教室,按固定位置坐好。
3.1.2学生进入教室应穿戴整齐、举止文明。严禁穿汗背心、短裤、拖鞋等进入教室。
3.1.3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发口令,全体学生整齐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示意后方可坐下。迟到者要向任课教师“报告”,得到允许方可进教室入座。
3.2上课要求
3.2.1上课时,学生应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维,认真作好课堂笔记和完成课堂作业。
3.2.2教师提问时,学生应起立回答,得到允许后方能坐下;学生要求发言或提问,应先举手,得到教师同意后起立发言,教师允许后方能坐下。
3.2.3上课期间,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刊,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不得在课堂上使用手机、MP3和电子游戏机等(教学活动需要除外)。
3.2.4上课时未经任课教师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座位和教室。
3.2.5要严格遵守一体化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微机室的各项制度、规程。上课时必须安全操作,服从教师的指令、管理,不得擅自使用机械和仪器设备。
3.3下课要求
3.3.1下课时,全体学生应整齐起立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示意后方可离开座位。
3.3.2课间,学生不得在教室及走廊追逐打闹,喧哗起哄。
3.4其他要求
3.4.1保持教室整洁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不得乱扔纸屑果壳,不得随意涂划黑板和墙壁。
3.4.2教室内不得进行任何球类活动,不得打扑克。
3.4.3不得把贵重物品存放在教室内。
3.4.4非经允许,与课堂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教室。
3.4.5学生应严格遵守课堂规则,如有违纪,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按《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给予纪律处分。